农村公路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3-03-08 06:18:27
农村公路建设的思考[此文共1619字]

农村公路建设的思考

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建设被重视,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增长,近几年、农村公路的建设有了一定成就,大幅度改善了路面状况,便利了人们的生活。2014年至2018年xxx镇结合上级总投资约xxx万元,建设改造通达道路总长约xxx公里,路面宽度xxx米,初步实现镇区外循环架构,对外道路畅通、内循环初见成效,为发展农村经济打下了良好基础。然而在建设农村公路中,受农村的自然环境、设计标准、建设资金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村公路在建设中的常见问题

1、少高标准规划设计

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和农村公路规划不同步,公路的专项规划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整体建设和前期规划的统一性不足,农村公路的初期技术等级、通达要求和设计规划建设标准不高,注重短期效益,导致公路建设质量较差,没有几年公路就破损,出现重复性施工(xxx公路由于当时设计标准不高,不到5年时间路况条件下降),对农村道路的系统化布局造成影响,出现早期道路质量差、后期道路质量高的现象,导致地区差异加大,发展不平衡。

2、少资金

建设农村公路的资金主要是地方上的配套资金和国家投资,而地方政府因财政问题往往无法切实做好建设和养护农村公路的工作。道路建设分前中后三段,上级资金主要集中在中段,前段和后段都需要镇级财政大比例甚至全额配套。比如建设的xx公路中期建设费用xxx万,其中需要镇级配套xxx万,建设前期路基加土、障碍清理、杆线迁移、绿化移栽等准备工作投资近xxx万,建设后期交通安全设施、 ……此处隐藏297个字……的需求,需要论证。

2、多资金渠道

我国建设农村公路的资金主要用于改造路面,路基资金则是地方自筹。当前时期农村道路桥梁上级资金项目种类多,有农村通达工程提档升级、财政农桥、一事一议、国土土地项目等等,从顶层设计将这些资金整合,合力做好一件事,同步完成道路、桥梁、路基、绿化乃至后续的管养护工作,减少地方尤其是贫困地区的配套压力。

在确保公路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工程成本,改建或扩建现有的道路。在公路建设中可以采用沥青热再生的技术,能够使建设材料得到有效节约,降低施工成本。

3、多监管人才

在建设农村公路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施工。在建设农村公路中要建立时间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道路监管人员需要在施工现场实时监管,对建设农村公路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在重要路段的建设中,要一天不间断地监管。

监管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引进具备专业水平及责任心的监理,同时加大对乡镇农路办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让他们对工程、工序、法律都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尽快将施工问题找出来,提供可行性的建议,确保顺利建设公路。

4、多管养队伍

上级出台养护的资金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保障机制,等级乡道的养护能够采取招标的方式由养护企业养护,提高村级日常性养护工待遇,吸引新力量,改变目前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的现状,通过交通、公路管理部门的行业指导、做好服务指导养护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水平。

参考国道、省道、县道的管理方式,加大处罚,保护乡村道路产、路权,仅靠县级专职路政管理人员很难管理,因此,建议乡镇下设路政执法站,及时制止侵路、损路事件,必要时严肃查处。

《农村公路建设的思考[此文共161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