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 报国情——大学生参加抗美援朝70周年专题讲座有感[此文共1905字]](https://img.hxli.com/upload/8513.jpg)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在10月29日的这一天,我们很荣幸地参加了敬老爷爷的讲座——“重温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基因”。当一位精神矍铄,身着绿色军装的老人缓缓走进教室,我们都不由地肃然起敬,眼前这个已有90岁高龄、略显消瘦、但却依然挺拔、亲切和蔼的老人就是当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曾任许世友将军贴身警卫干部的抗美援朝老兵。
敬老带着他的功勋章和荣誉,笔直地站在讲台,开始述说起那些抗美援朝的故事。敬老说,当年的战场可以说是胆战心惊,24小时都要保持高度紧张和警惕,不仅要行军向前进还要随时提防敌机的突袭和敌军的偷袭,大部分行军只能靠着夜色隐蔽,在树林里匍匐前行。有一次战斗中,敬老头部不幸中弹,万幸挺过一劫,才能看到现在如此民富国强的新时代,但是限于当时医疗水平有限,脑中的子弹只能取出来部分,直到今天,敬老脑中都还残留着部分当年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弹片。因为当年作战的经历,敬老留下了很多后遗症,但同时也留下了令人敬仰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精神品质。
光荣如此的英雄,现在依旧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楼中,与妻子两人,日日粗茶淡饭,生活简朴。敬老在楼下开垦了一块小小的菜地,一年四季辛勤劳作,打理着他的菜园子。他说,劳动是他这一辈子的坚持和热爱,黄土地上出生的人,骨子里就是有这样的基因,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勤恳恳,辛勤劳作,踏踏实实地干,才能实实在在地收获,自己亲手种下去的种子,经过岁月的发酵,汗水的浇灌,吃在嘴里就有自然孕育的甘甜,肚子和心里都很满足。
听 ……此处隐藏625个字……候了。
我是一名临床专业的大二学生,疫情面前,我自然有一份医学生的神圣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前线冲不了,那就守基层,村里守关卡,测体温,填写过往人员的身份信息,那一段时间的经历,我直至今日仍铭记在心。父母对我加入疫情防控队伍做志愿者非常担心,但在我的说服下,还是妥协让我去。每一位工作人员无间歇的轮班值岗,常常来不及咽口饭,换件衣裳,原本平静的生活,突然连最正常的衣食住行都变成了一件急匆匆没时间做的事,想想那段时间高压快节奏下的防疫生活,似乎能体会到一些敬爷爷口中讲的战争年代的残酷。但是,成千上亿中国人,为了打赢一场战争心手相连,并肩作战的感觉,真的很给力!陌生人之间也能守望相助,彼此无私奉献,只因为我们都有同一种身份---中国人!
敬爷爷对我们在疫情中的表现竖起大拇指,说,“国家能有你们这样有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的年轻人,是一件大幸事,我们手中的接力棒,交给你们,很放心!” 爷爷的话,让我们都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爷爷说,做一行就要爱一行,学习是蓄力的好时候,在专业学习上一定要有规划,对未来一定要有打算,时间不会骗人,努力不会说谎,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只有你们好,国家才能更好!就像习总书记说的一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这一场抗美援朝主题讲座,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听得热血澎湃。我们现在的安全感与幸福感是当年在战争中浴血奋战那些人用命拼来的,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强盛的时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我们新时代新青年,不能是倚在胜利果实上躺赢的一代,我们也要继往开来,做不负所望的一代,传承革命精神和中国精神,用青春激荡中国梦,和祖国一起乘风破浪济沧海,踏梦前行同成长,守护家国,开创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