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附属医院临床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3-02-04 16:08:50
浅谈附属医院临床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此文共1703字]

临床实践教学阶段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医学生掌握临床技能、培养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从一名医学生向一名临床医生跨越的重要途径。随着高等医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此形势下,我院通过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和师资培训、强化实践技能考核、实行人性化管理等措施,确保了临床本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一、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1.附属医院兼职教师模式的问题

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大多为兼职,医疗工作是医院的中心工作,部分老师由于忙于完成临床医疗工作而忽视了教学工作,加之临床工作任务繁重,临床教师精力不足,难以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许多带教老师往往把学生当作劳动力使用,影响了教学质量。临床教学工作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学工作与医院医疗工作的回报有差距,使得临床教师教学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临床教学质量。见习老师不稳定,常常谁值班谁带,随意性大、盲目性大,老师水平良莠不齐,手法不一,有些教师自身操作不熟练、不规范,这必然导致学生技能训练不规范,甚至存在错误。

2.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实践机会较少的问题

由于医学院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目前学生人数与床位比例相对失衡,教学用病种、病源相对不足,加之病人维权意识增强,不愿配合教学,病房环境难以满足临床见习和实习要求,学生见习常常成了参观医院,或者几十个学生围着一个病人,根本达不到见习效果。《中华人民 ……此处隐藏351个字……可以组织临床老师进行教学观摩、操作培训、会议交流,聘请有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课堂授课示范、教学查房示范、教学病例讨论示范、体格检查、收集病史等操作示范,使青年教师掌握规范授课及实习带教方法。每年可派出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名校进行教学法学习,通过系统化的培训,使临床教师规范教学活动,提高了临床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为确保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打下了基础。

3.健全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临床教学质量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按计划组织管理人员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检查督导,定期向学生发放教学评价表,保证教学检查工作落到实处。进而对各项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对教学质量监控结果及时进行反馈,同时还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制度和奖惩办法,将考评结果与科室及教师个人利益挂勾,在医院营造出一种公正、公开、公平的教学环境,通过教学质量监控提高了教师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4.顺应形势,科学管理

在解决实习与择业矛盾问题上,学校可集中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大型专场招聘会,减少学生择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效地保证他们的实习时间。对报考研究生的同学除积极引导他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利用小讲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其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复习,缓解这部分学生工作和学习时间不足的压力。还可通过评选优秀实习生等活动,发挥优秀实习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对实习期间表现优秀者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在就业方面给予支持、选拔表现优秀学生优先录用,这大大调动了实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实践教学环境,我院积极拓展教育思路,更新教育观念,创造教学条件,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探索出一条解决附属医院实践教学问题的新路子,确保了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浅谈附属医院临床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此文共170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