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读后感5000字

时间:2023-01-22 06:15:29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5000字[此文共5012字]

一、引言

《人性的枷锁》是英国作家萨默塞特·毛姆的代表作之一,出版于一九一五年。用毛姆自己的话说,这“不是一部自传,而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事实与虚构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小说通过叙述主人公菲利普从童年时代起的三十年生活经历,探寻是否能摆脱这人性的枷锁?什么是长大,什么是成熟,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反映了一个青年努力寻找生命的意义,逐步摆脱种种枷锁,获得心灵解放的过程,其中的种种痛苦、迷惘、失望、探索和感悟,一百年来引起全世界无数读者的共鸣。

二、《人性的枷锁》内容简述

《人性的枷锁》是一个讲主人公菲利普-凯利在人生经历中,如何挣脱人性的种种枷锁,最终发现生命的真谛,获得精神自由的故事。菲利普天生患有腿疾,父亲早亡,九岁母亲病死后,他被送去古板守旧自私自利的牧师伯父家寄养。作为神父的伯父对小菲利普并无亲爱之情,为人自私冷漠,伯母凯里太太很心疼菲利普,但她没生养过孩子,并不擅长跟小孩子交流。亲情的缺失给菲利普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创伤,他养成了封闭克制的性格。与伯母的隔阂也使菲利普更渴望母爱,造成了这个早熟的孩子愈加敏感害羞的个性。入学以后,因为跛足受到嘲笑和欺辱,因为自卑更向往友谊。敏感多疑的个性使他缺少朋友,羡慕身体健全的同学,“说实在的,他心甘情愿做个全校脑子最不开窍的 、蠢学生,只要四肢健全就行。”他曾祈求上帝赐予他健全的腿脚,为此在冬日的地板上祈祷,但没有得到过回应。牧师的自私和对上帝的怀疑使他背弃伯父安排好的成为神父的道路,拒绝前往牛津神学院就读。他去伦敦会计师事务 ……此处隐藏4051个字……也曾提到,全盘接受别人的想法也是一种悲哀,鉴于此,我决定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这部小说思想深刻,对人生见解独特,对人性弱点剖析深刻,它无情地暴露了宗教、教育、 贫困和社会风尚对人的发展的禁锢。它表达了人生这一复杂过程中的喜、怒、哀、乐; 体现了对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不懈的探索与思考; 也描绘出了丰富、广阔的社会生活风貌; 展示了欧洲大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城市风采。不仅如此, 书中还阐述了作者对生活的见解,对文学、艺术、哲学、宗教、伦理道德、政治、社会等等问题的观点与态度,这本书不仅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也是一部富于哲理、揭露社会、表现生活的优秀写实文学巨著。但由于作者的悲观主义思想的局限,使这部作品笼罩着一种悲观沉闷的气氛,难怪有些读者感到晦涩难懂。但大部分人并不认为这是缺点,这是一个作者的风格,如果一部作品写出了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这就是一种成功。当然,如果用政治和时代的观点来看待,《人性的枷锁》确有许多不足之处,然而从文学与艺术角度来分析它, 它无愧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毛姆的作品向世人展示生活的美好,又充满着苦涩与泪水,凝结着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同情心,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最后附上一段毛姆的话。“一部分是因为读书有乐趣。我已经习惯读书了,如果不看书就像不能抽烟一样浑身不自在。另一部分是想从书里认识自己。我看书的时候只用眼睛看,但有时候偶尔看到对我有特殊意义的一段话,甚至是几个字,那它就会和我融为一体,变成我的一部分。若是我已经从书里得到了所有对我有用的东西,那不管再读多少遍都不可能再学到更多了。我觉得人就像一朵花苞,读的书、做的事大都对你没有一点影响。可某些特定的东西会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你会因为这些东西一瓣一瓣地绽放,直到完全盛开。”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5000字[此文共501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