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市“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之几点思考

时间:2023-02-10 21:03:00
对我市“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之几点思考[此文共2750字]

对我市“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之几点思考

太原市“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自2010年开展以来,已走过了八年的光辉历程,通过党政牵动、宣传鼓动、部门联动、典型带动,为促进太原老龄事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载体作用,创建活动传递和弘扬了尊老敬老助老正能量,成为推动基层老龄工作的新抓手,成为太原老龄工作响亮的新品牌,成为老龄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市文明办与老龄委(办)在每年的重阳节都开展庆祝表彰,已有119个窗口单位荣获市级“敬老文明号”荣誉,33个单位荣获省级“敬老文明号”荣誉,13个单位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有640余人荣获“敬老助老模范个人”。这些先进单位和典型人物的事迹,向全社会播撒着无限的正能量,营造了浓厚尊老敬老氛围,创建活动成果受到国家、省老龄办的一致肯定,同样也受到广大老年群众的广泛赞誉。

一、“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建活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个别基层单位没有全面正确理解“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的内涵和意义,把创建活动当成一项任务,简单的突击完成,认为工作干了老年人满意就行,而忽略了创建活动的初衷,没有认识到创建活动重在过程,重在持续不断地提升为老年人服务质量,创新为老服务方式。基层窗口在创建活动初期开展的有声有色,在实现创建目标,荣获命名奖牌后,少有创新,没有把创建活动当成一种长效机制来开展。

(二)创建活动存在不平衡现象。在市一级的窗口单位创建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反映创建活动的档案资料准备齐全,服务硬件设施建设到位 ……此处隐藏1577个字……建机制。每年初要制定年度创建计划,完善创建台帐,并落实各项工作负责人。三是要建立健全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并逐步完善规范化的评价体系,不断更新为老服务评价标准,落实奖励机制,增强创建动力。四是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创新督查方式,及时解决创建活动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创建单位醒目处公开服务承诺、信用公约、监督电话,充分发挥特邀监督员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扩大“敬老文明号”的社会公信力和示范效应,确保为老服务政策优质落实,突出为老服务的质量。

(四)创新载体,提升创建活动的服务内涵。

“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活动内涵。今后一段时间内,创建活动要始终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意见》暨第三届敬老爱老助老创建表彰活动启动会的会议精神,在准确把握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和创建表彰活动的目标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的形式,不断创新创建活动的载体,丰富创建活动内涵,引导和带动更多的涉老及窗口单位参与创建,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的局面。一是要把创建和营造敬老助老社会环境相结合。通过政府、社会、集体、个人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兴办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加强为老服务硬件和软件建设,提升为老服务水平。二是要把创建活动和为老年人办实事相结合。以创建活动为平台,引导各部门、各单位为老年人开展优先、优惠、优待服务,引导全社会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使老年人得到实惠,享受到优待,分享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要把创建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有效激发了本系统、本行业参与创建的热情和活力,使创建活动在认识上提升到新境界,在实践上提高到新层次,在社会上形成新气象,让“敬老文明号”在全市各行各业生根开花结果。

《对我市“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之几点思考[此文共275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