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旅游名景导游词[此文共2568字]](https://img.hxli.com/upload/2650.jpg)
[前言]福建旅游名景导游词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福建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和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福建旅游名景导游词。
福建旅游名景导游词篇1各位游客:你们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的全体员工对大家前来厦门观光旅游表示热忱的欢迎!
厦门市地处中国东南部、台湾海峡两岸,背靠漳州、泉州平原,面对金门诸岛,是一个风姿绰约的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全市由厦门岛、鼓浪屿及内陆九龙江北岸沿海部分地区组成,总面积1565平方公里。下辖开元、思明、湖里、鼓浪屿、集美、杏林、同安7个区,人口为131万人。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501亿元,财政总收入达91.5亿元。厦门的地方方言是我国八大方言之一的闽南话。
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厦门城市的总体风格是“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厦门拥有34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海岸线长234公里,其中深水岸线28公里。面积为1.91平方公里的鼓浪屿和面积为133.54平方公里的厦门岛均为海水环绕。厦门岛通过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海堤与岛外大陆相连。厦门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厦门角屿距台湾金门岛为1.31海里,厦门港距离台湾高雄港为165海里。
游客们:厦门历史悠久,但作为港口城市崛起才几百年时间。厦门的历史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第一句话是“古同安今 ……此处隐藏1484个字……人口14000余人。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即使如此,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主要标志,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近代诗人陈衍诗云:“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这大约就是“三坊七巷”的由来。
三坊七巷的民风民俗也是福州民风民俗的代表,许多节俗活动常以三坊七巷为中心,它包括民间信仰、岁时节庆活动、建筑物中的民俗等。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难得渡,等妹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几时返?”这是唐朝观察使常衮作的一首民谣。它曾给居住在三坊七巷的几代百姓带来多少童年的回忆。直到现在,特别是老一辈人听到这首琅琅上口的民谣仍激动不已。
三坊七巷,以它近300座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物闻名于世。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形成了古朴而富有特色的传统风貌,引起了国内外许多文物考古专家的广泛兴趣,成为游客前来福州的必到之处。可以说,它是“全国少见,江南仅有”。而老家在福州的海外游子,三坊七巷是他们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故园乡土。
猜您感兴趣: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福建旅游名景导游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