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苏轼先生的一封信[此文共5438字]](https://img.hxli.com/upload/6517.jpg)
[导语]致苏轼先生的一封信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试问谁不想和苏东坡做朋友?想跟他玩儿的人都排到阿斯加德了。这种难得一见的小可爱,中国上下几千年就出了一个,不有趣才怪。想了解相关精彩内容请参考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文章:
书信作文1敬爱的苏轼:
您好!读罢您震古烁今的宏章,掩卷沉思,我想我倾慕上了您。
一个不谙世事的多情女子,时常于梦中与您相会。“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哪怕只能成为您的红颜知己,一个匆匆过客,我也愿意。
让时光溯至九百多年前,我想我是您的第二个爱妾,与您相处的时间远超过侍妾朝云的二十三年。陪您寒窗苦读,与您同舟共济,哪怕生活多么困窘,我也不会有任何怨言。因为我爱您,在您身边,我体会到另一种人生。
从小您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着惊世之才。您懂诗、词、赋、散文,还有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奇才。您满腹经纶,由进士考至制科头等,为北宋王朝效力,却“一肚子不合时宜”。您口直心快,让我爱恨交加。何以这样说?还记得您因一句“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因一句“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在湖州被捕入狱吗?王荆公说您以诗文攻击新法、讥讽朝政、指责皇帝,而我明白那是因为您忘记了父亲给您起名“轼”的目的,是劝诫您要稳健做人,而不是毕露锋芒。您那时刚步入社会,年少轻狂。
您还记得陈公弼和您给他写的《凌虚台 ……此处隐藏4773个字……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你豁达而广阔的胸襟,是多少人学也学不来,仿也仿不到的啊!“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对碌碌人生之否定,对宦海浮沉之解脱,对庸庸官场之鄙视……有几人能与你同游同醉同洒脱?哪怕仕途不途,哪怕郁郁不得志,也能漫步赏月,欣喜而悠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你才华横溢,却又命运多舛,三起三落,一贬再贬。世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没人能慧眼识珠?那又如何?你心胸豁达,泛舟赤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你是硬汉,可你也柔情。“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料得年年肠断处,月明夜,短松冈。”妻子离世,悲恸万分,你的内心,也是有一地方,很柔软,很柔软吧。
你才华横溢,饱读诗书。科举之时,因欧阳修误认为此乃其徒曾巩所作,为避嫌便被判为榜眼,而曾巩成为状元。你写的文章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你写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你写的词开创豪放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也为宋四家之一。你在文、词、诗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你在书法、绘画、医药、烹饪、水利等方面的成就都很突出,都有所贡献。你的一生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多少诗人、词人、文学家受到你或多或少影响,后世多少诗人、词人、文学家对你给予了高度赞扬!我读你的作品虽然不算多,但或多或少都能味出豁达。乌台诗案你经历过,却依然豁达。你的文章影响深远,在当时的辽国、高丽也广受欢迎,在金国与南宋对峙时,在南北双方都有影响。你在西湖建苏堤,柳烟笼沙,波光树影,鸟鸣莺啼,成就了西湖十景:苏堤春晓。
你金榜题名时,虽为榜眼,但名声大噪,乌台诗案,九死一生,但出现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万口流传,历久不衰!
你永远会在文化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