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王霸传》阅读答案

时间:2023-01-15 11:10:27
《后汉书王霸传》阅读答案[此文共4859字]

《后汉书王霸传》阅读答案

文言文的阅读训练,既能了解古时候的文化,又能提高语文素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后汉书王霸传》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王霸字符伯,颍川颍阳人也。汉兵起,光武过颍阳,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阳,及光武为大司马,以霸为功曹令史,从度河北。 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及王郎起,光武在蓟,郎移檄购光武。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既至信都,发兵攻拔邯郸。霸追斩王郎,得其玺绶。封王乡侯。

从平河北,常与臧宫、傅俊共营,霸独善抚士卒,死者脱衣以敛之,伤者躬亲以养之。光武即位,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四年秋,帝幸谯,使霸与捕虏将军马武东讨周建于垂惠。苏茂将五校兵四千余人救建,武恃霸之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武军奔过霸营,大呼求救。

霸曰:“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乃闭营坚壁。军吏皆争之。霸曰:“茂兵精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与吾相恃,两军不一,此败道也。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捕虏无救,其战自倍。如此,茂 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出攻武。合战良久,霸军中壮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霸知士心锐,乃开营后,出精骑袭其背。茂、建前后受敌,惊乱败走,霸、武各归营。贼复聚众挑战,霸坚卧不出,方飨士作倡乐。茂雨射营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军吏皆曰:“茂前日已破;今易击也。”霸曰:“不然。苏茂客兵 ……此处隐藏4370个字……这就是从已知到未知认识的两个方向。(4)联系王景"少学易",中国古代《易》学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主张知行并重,《易经·系辞》中有不少论述,如"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大意是说,人们对于天地法则要在运用和实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变化,通变就是要为现实服务。因此,渠变化为堤是客观现实的反映。(5)河道、渠道淤积是一种表面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河道、渠道又是"天赋天成"的堤防,人们用之是利,不用是害。(6)"修渠筑堤"对应着下文的"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说明河渠之间形成了分洪区,十里一个分洪蓄水单元,给了洪水泥沙足够的空间,当然不再出现溃堤泛滥黄淮海平原之患。其实,就相对于现代的宽河固堤措施。

基于以上所述,"修渠筑堤"是一种工法,相当于现代的"机淤筑堤",船泵抽淤是施工工艺,筑堤是工程。古代能够把修渠当施工工艺,当然能够完成筑堤工程。

4 显然,"修渠筑堤"是古代人发明的生态筑堤工法,是一种接近自然的方法,是一种利用自然规律、利用自然力的方法,体现"天人合一"理念,即"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的理念源发和成就了汉民族文化的主流文化,即易文化。

河南,是一块被黄河洪水泥沙沉积的厚土,黄河洪水泥沙早就融入了那里人的生活,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河南的河渠,给我带来了后半生的快乐,我爱你,家乡的河渠,爱你是联络九州美丽的天使,爱你是沟通四渎壮丽的运河,爱你那巧夺天工的修渠筑堤。

《《后汉书王霸传》阅读答案[此文共485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